来利国际w66 > 来利国际w66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1953年—2023年,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建)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
70年苦干实干,70年守正创新,换来了今天的五建——不断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贡献五建力量,不断在价值创造中锻造五建实力,不断在打造精品工程中凸显五建品牌,不断向着“世界领先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五建而言,这是不平凡的70年——
怀揣一颗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足迹遍布松辽平原、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天山脚下、中东中亚,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现代化炼化工厂,树立了一座又一座工程建设丰碑,写就了一部为现代石化工业、为国家能源安全、为国民经济发展拼搏奉献的传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怎么才能尽快从废墟上站起来?1953年,旨在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局面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兴建156项重点工程。
“当时,大连碱厂被列为国家重点改扩建单位之一。在这一背景下,1953年2月18日,五建的前身——大连工程公司组建,负责大连化学厂、大连碱厂的建设。”五建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衣浩介绍说。
把国家的需要看成最大的理想,肩负起改变国家石油炼制工业建造技术落后的历史使命,1955年,大连工程公司投身到了吉林石化的恢复及建设工程。
斗酷暑、冒严寒,老一辈五建人靠着人拉肩扛,成功安装500余台大中型设备。在一无技术、二无经验的情况下,采用金属单桅杆扳倒法吊装技术,利用4台拖拉机完成了百吨重、百米高的硝酸装置排气筒吊装,开创了我国大型构筑物整体吊装的先河!
不惧困难、艰苦奋斗,不惧挑战、坚守信念,五建人建成了新中国的三个“第一”——第一座化肥厂、第一座电石厂、第一座染料厂,建成了新中国石油化工的“摇篮”——吉林石化。
“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五建人最质朴的心声,也是五建一贯践行的发展原则。
1956年6月,五建的前身——第八机械安装公司响应祖国号召,从松辽平原移师黄土高原,投入到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兰州化肥厂和合成橡胶厂的建设中。
兴建兰州化肥厂伊始,几万人涌到茫茫高原上,一无房屋、二无床铺,又缺乏运输工具,连吃饭的锅灶等用具都不齐全。参建队伍工人们住着简陋的“干打垒”房,喝着能沉淀半碗黄泥沙的水,生产生活极度困难。
越是艰难越向前!没有房屋住,就在抓建设的同时挤时间动手建房;施工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就靠人拉肩扛砌房子、铺管道、搭设备……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了五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企业精神之魂。”五建总经理王建军指出。
兰州化肥厂的工程建设日新月异。5.4万吨的安装工程量,从安装到投产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时间,硬是把工程进度提前至国家计划之前。
合成橡胶厂的工程建设突飞猛进。1960年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合格的丁苯橡胶,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通用型合成橡胶的历史。当时人们高兴地称它为“争气胶”。
兰州石化乙烯砂子炉装置成功建设,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重质油裂解烯烃的工业化生产。从此,我国化学工业开启了由石油化工代替煤粮化工的新时代。
五建人铸就了共和国石油化工的“长子”——兰州石化,促进了我国炼油和化学工业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快速提高,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结束了我国使用“洋油”的历史,为国家新建其他化工厂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后的几十年间,五建把“建设兰化、发展兰化、振兴兰化”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兰州石化的新建扩建还是技改检修,都渗透了五建人的辛勤汗水。“搞基建、找化建(五建时名兰化化工建设公司,简称兰化建)”成为当时兰州石化领导的一句口头禅。
今天的中国,已是石化大国——世界炼油能力第一、乙烯产能第一、化工产值第一。曾经让毛主席痛心的“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落后面貌已经根本改变。
“我们深知石油化工对工农业和国防工作建设的重大意义,对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最早从事石油化工建设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服务好国家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衣浩说。
当兰州石化的建设和技改项目逐年减少,五建主动走出去,以“立足兰州、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的全新经营战略,先后承接了张掖化肥厂、玉门炼油厂、兰州煤制气工程、宁夏化肥厂尿素工程等一批工程,在破解自身发展困局的同时促进了西部石化工业的发展。
当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力在东部日益显现,五建紧跟国家石化产业布局向东部转移的步伐,果断决定进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扬子乙烯。承建的两台超高压开工锅炉,以全国同类装置中最短的安装工期,被称为“全优样板工程”。
南化大化肥工程冷凝液回收装置施工,质量检查组的专家说:“如果都能像五建公司这样,严字当头抓工程质量,抓现场管理,我们就放心了。”
上海赛科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两台反应器,设备重量615吨,吊装重量约680吨。五建实现在一天之内先后吊装成功,日起重量达1230吨,创造了我国一天之内起重量最大的施工纪录。
“2010年,五建从兰州迁到了广州,成为中国石化在华南地区的直属工程建设企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建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坚决服务和服从于集团公司主业发展,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建设。”衣浩说。
该项目是“十三五”时期中国石化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广东重点建设工程、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作为这个炼化“巨无霸”项目的建设主力军,五建承担了4套化工装置、2套炼油装置以及配套的立体仓库、公用工程、罐区、码头等的建设任务。
国内行业装置国产化率最高(超过90%)、用工人数定员国内同规模最精简、工业环保设计标准国际最高、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全球最先进……为打造中国石化工业的标志性、示范性工程,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局即是高要求。
“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项目立项伊始五建就高度重视。从管理团队到资源配置,从总体策划到实施方案,从分析重点到协调困难J9九游娱乐app,确保万全。”五建项目管理部负责人徐安均说。
安全为天、质量是命,工期就是军令状!克服施工场地受限、交叉作业多、夏季酷暑、雨季持续时间长等诸多困难,五建交上了一份按计划完成既定目标,且承建的渣油加氢装置基础处理、设备安装首件成为样板工程的优异答卷。
高标准建成大中型装置800余套,100%安稳长满优运行;承建的乌鲁木齐石化PTA装置、浙江衢化氟化装置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上海赛科26万吨丙烯腈装置获全国优秀工程焊接奖,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累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省部级以上荣誉519项……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五建无愧于心!
“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0月18日,习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五建就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参与了阿尔巴尼亚氮肥厂、越南化肥厂的援建工作,为新中国早期援外建设工作做出了贡献。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瞄准国际市场,中国石化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当时我们就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工程是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衣浩说。
虽然一没经验、二没资源、三没海外人才,但在上海赛科、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福炼一体化等中外合资项目中,五建率先与国际工程管理接轨,转变了管理理念,提高了管理水平,锻炼了干部员工。
突破时刻来得毫不意外。2005年,五建中标沙特拉比格世界级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主装置,实现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国门。
“初入海外市场,犹如给自己恢复出厂设置,一切归零,硬着头皮顶上去。”五建副总工程师、海外分公司总经理王志伟说。至今他仍记得,因不了解当地转机政策,转机停留时间过长被收走护照时的手足无措。仍记得因语言问题,接到外方人员电话时的心惊胆战,“离得再远也宁愿约个地点,开车过去当面谈。”
紧紧围绕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牢固树立诚信履约意识、大局意识、品牌意识,严格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五建以堪称完美的施工赢得了沙特拉比格项目业主的交口称赞,为中国石化拿下了首个境外项目国家级大奖——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
一炮打响,乘势而上!现在的五建,已经成为中国石化炼化工程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
“我们先后在沙特、阿联酋、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建设工程项目近30个,与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沙特基础工程公司、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业主进行了广泛合作,与韩国三星、意大利塞班、西班牙TR、韩国SK等知名国际工程公司开展了友好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万余个就业岗位。”王志伟介绍说。
每一个项目都犹如明珠般闪耀在“一带一路”沿线。其中最令五建人自豪的,是承建的科威特3150万吨/年炼油项目6套装置全部高标准提前交付。
该项目是截至目前中东乃至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炼油项目,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炼化工程板块获得的最大的境外施工总承包项目。通过此项目,五建不仅获得了数亿美元的合同收入,更为重要的是用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叫响了中国品牌。
时任中国驻科威特大使李名刚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项目充分体现了习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者、指挥者、规划者。”
从走出去、站稳脚到跑起来,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均能受控到承建的工程项目全部高标准交付,纵使受疫情影响也能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五建以实绩赢得了海外业主和总承包商的高度肯定,拥有了承接任何海外石化建设项目的底气与自信。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集团公司‘走出去’战略,深耕‘一带一路’重点市场,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国际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建设,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境外业务,提升中国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王建军说。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作为负责任的央企,五建坚持绿色创新发展,在绿色低碳环保节能领域已深耕多年。
“2010年开始,面对传统施工化工建设市场竞争严峻的态势,五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加快新型转型业务步伐。经过研讨,将目光投向了土壤修复产业,成为中国石化第一家涉足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五建环保节能中心负责人周承胜介绍说。
理想很丰满,但对五建这样一家传统工程建设企业来说,发展土壤修复业务,无论市场、技术、人才,都是“一穷二白”。
成立环保节能中心,承接第一个土壤修复项目,掌握VOCs污染土壤常温解析修复技术,挂牌成立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土壤治理中心、广东省节能环保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借着我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五建的土壤修复业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高标准修复治理了3个大型污染场地,应急处置了因输油管道泄漏、废气管道泄漏等造成的土壤地下水污染;安全高效执行天津石化聚醚部东丽厂区场地污染修复治理项目,被天津市环保促进会授予“绿色、高标准、高质量领军企业”荣誉称号……
五建敏锐地认识到,新能源正成为最有希望的行业。中国石化提出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大有可为。
五建承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储氢规模约21万标准立方米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每小时2.8万标准立方米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
全新的业务领域,全新的气候环境,物资运输、人力资源、现场管理、工期……挑战重重。
摸着石头过河。五建以“打造国家优质工程”为目标J9九游娱乐app,以“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监督、持续改进”的管理思路,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集成联动的“大军团”作战格局。
“施工期间受疫情影响,电解槽装置的安装与土建施工、电器仪表都在穿行。为减少交叉作业风险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部成立攻坚小组,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发掘施工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优化的机具、工艺和方法,做好推广与应用。”徐安均说。
初试锋芒,五建便有突破。如今,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将全部就近供应塔河炼化,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为我国绿氢炼化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把环保节能业务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培育业务,成为国内土壤修复领域的领跑企业;以智能化拆除、资源化利用、精准化修复一体化模式,打造中国石化第一家智能化拆除企业;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新产品、优质的服务,打造专业绿色清洗企业;持续跟踪新能源产业,加大新能源市场开发,培养新的现金牛……
自觉把企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用匠心铸就精品工程,成为社会上受尊重、行业内受信任的企业,五建的招牌越擦越亮。